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首页 > 外事之窗 > 外事专刊
他们 人生与赛珍珠相连
发布时间:2013-09-16    稿件来源:市外办    【字体大小: 】浏览次数:

  苏米

  “Welcome House”

  是对生命的关照

  头一次来到镇江,64岁的苏米发现,赛珍珠纪念馆竟然收藏有她幼年时与赛珍珠及“Welcome House”大家庭的照片,她分外激动地为在场的各位一一指点出同时被收养的中、印、韩籍孩子姓名,向大家讲述她记忆中的赛珍珠。

  赛珍珠在镇江时,看到有的残疾人是被收养在镇江家庭里的,没有受到歧视,这影响到她的慈善观——不能像孤儿院那样收养孤儿,而应该把他们放到家庭成员中去。1949年,赛珍珠创立了国际化收养机构“Welcome House”。日本裔孤儿苏米是当时“Welcome House”第一批收养的孩子中最小的一个。

  正是由于赛珍珠,才使与她一样的一些亚裔孤儿摆脱了受歧视的命运,开启了幸福人生。

  “我来到‘Welcome House’时才9个月大。”苏米告诉记者,“Welcome House”是赛珍珠推出的一个国际化收养计划,也可以说是一个机构。实际生活中的“Welcome House”是挂牌在赛珍珠的邻居,也就是苏米的养父母尤德(Yoder)夫妇家中的。

  听说要见我们,苏米带来了几张珍贵的照片,其中好几张,是我们镇江赛珍珠纪念馆现在还没有的。

  “虽然当时尤德夫妇已经有了一对亲生的儿女,但赛珍珠创办‘Welcome House’的计划还是得到了他们夫妇的支持。当时的环境,我们这些亚裔和混血裔孤儿常常遭到歧视,一般社区和家庭都是不欢迎的,因为尤德是一位在社区很受人尊重的中学老师,这样我们10个孤儿就能够比较顺利地被他收养。”苏米在她带来的当年“Welcome House”大家庭的照片上,为记者一一指点出其中的6位华裔孤儿、2位印度裔孤儿、1位日本裔孤儿及1位韩国裔孤儿。这是养父母和亲生的孩子以及收养的十位孤儿一起拍的一张全家福。

  “现在人们常说的长在‘Welcome House’的孩子们,其实指的就是我们这一批10个人。因为后来陆续被‘Welcome House’计划收养的孩子,最多在这里待一小段时间,就会被送到领养他们的人家生活。我们这10个,在‘Welcome House’里长到大。”

  “你们看这张相片,这是我们几个给‘Welcome House’拍的宣传照。”顺着苏米的手指,记者看到,照片里几个孩子穿着漂亮的学生服,站在写有‘Welcome House’的指路牌下,照片中,小时候的苏米梳着童花头,站在最中间。苏米微微抬起了下巴,笑着说:“因为我是那里面最小的孩子,被养父母和哥哥姐姐宠坏了。”

  苏米说,赛珍珠对孩子们要求严格,但十分和蔼。他们都叫她“奶奶”。

  “奶奶”的“Welcome House”改变了她的人生。“没有‘奶奶’,我不可能在这么有爱的家中长大,然后读大学,现在有非常幸福的生活。”苏米的养父和“奶奶”都是1973年去世的,当时苏米正在俄亥俄州上大学一年级,悲痛的她毅然中止了学业,回到家中陪伴养母。她知道,学习、工作都还有更多的时间和机会,但陪伴亲人的时间不多了。“后来,我结婚了,还生了孩子,养母一直跟着我生活,直到1981年去世。我们一家其乐融融。”

  “Welcome House”改变了苏米和其他被领养孩子的人生。

  苏米告诉记者,目前担任“赛珍珠国际”董事会主席的大卫(David Yoder)是赛珍珠慈善机构“Welcome House”领养的第一个亚裔混血儿童。“我们10个人中,他是直接参与到‘赛珍珠国际’的工作里去的,我们其他人也积极协助各项活动。”

  苏米开心地表示,是“Welcome House”让他们这些孤儿得到了家庭的温暖。“我很爱我的老公,我们今年结婚四十周年了。我只有一个孩子,但我的一个哥哥(也是首批被“Welcome House”领养的孩子),看到养父母除了自己的两个孩子,还有我们10个,全家14个人那么快乐,所以他一口气生了10个孩子。现在他的大家庭也非常快乐哇!”

  苏米告诉我们,游览了镇江后,她觉得镇江特别漂亮,但是,最吸引她的还是“奶奶”赛珍珠的故居。

  “来镇江前,我在南京的赛珍珠纪念馆还看到了一张我的照片,小小的我坐在大人的腿上。那张我自己都没有,太让我惊奇了。”

  苏米把自己带来的照片,按当时的年纪大小重新排序给我们看。

  当时,赛珍珠为了推广“Welcome House”,曾接受过多家媒体的采访。苏米好几张照片都翻拍自美国的《国际生活》杂志。在杂志的对开两页中,赛珍珠和苏米的照片形成对视的效果,年代久远,从照片上看到的杂志已经发黄,然而,我们依然能从她俩对望的眼神中,看到满满的爱。

  “Welcome House”,来自对生命的关照。   文/何菁 沙艳秋

  9月9日——9月11日,我市举行了2013中国镇江赛珍珠文化交流活动。这项活动由市外办、市友协、市赛珍珠研究会承办,100余名中外友人、专家学者汇聚镇江,共同纪念赛珍珠,探讨中外文化交流。

  苏米(Sumi)女士从美国来,她是1949年赛珍珠创办“Welcome House(欢迎之家)”时首批收养的孤儿,今年64岁。

  苏米女士是第一次到中国,第一次来镇江;而另一位,原“全美姐妹城市协会”主席、“镇江市荣誉市民”纽海塞(Neuheisel)先生,则已经是第8次到镇江了。他们的人生,都与赛珍珠相连。11日晚上七点,在市外办的协助下,记者听他俩从各自不同的角度,介绍他们心中的赛珍珠。   

    纽海塞、赛珍珠、肯尼迪和艾森·豪威尔

  原“全美姐妹城市协会”主席、现美国坦佩市“姐妹城市协会”负责人纽海塞,对积极推动镇江和美国坦佩市结为友好城市,成功推进镇江赛珍珠故居当年的修缮功不可没。

  说起当年捐助五万美元修缮赛珍珠故居,纽海塞说,赛珍珠在他们这一辈的美国人中有非常大的影响,是和肯尼迪、艾森·豪威尔有着同样的和平主义精神的人。1989年,他作为“全美姐妹城市协会”主席来到镇江,商谈坦佩市与镇江市结好。当时的赛珍珠故居属于一家工厂,站在故居的台阶上,他强烈地感觉,非常有必要对它进行修缮,让更多的人知道赛珍珠。这次来到镇江,纽海塞看到当年站在赛珍珠故居前的照片,非常感慨。

  “战时,艾森·豪威尔是一位将军,但他在战后便成为一位和平的推动者。他受肯尼迪总统的委托,组织成立了‘全美姐妹城市协会’以推动美国与世界各国的友谊,并且他还担任了首位主席。当年,赛珍珠用她的笔在中美文化交流之间架起了桥梁,现在我们‘全美姐妹城市协会’也在做着同样的事。”

  “赛珍珠是传递爱和友谊的使者。我相信,如果赛珍珠还活着,她一定可以成为‘世界友好城市活动’这个项目的主席。”纽海塞幽默地打起了比方。

  我们了解到,作为接过艾森·豪威尔的接力棒,后来担任“全美姐妹城市协会”主席的纽海塞,多年来努力推动镇江与坦佩、杭州与洛杉矶、北京与华盛顿、南京与圣·路易斯、上海与旧金山结成了姐妹友好城市,这让他非常骄傲。他告诉记者,他获得“镇江市荣誉市民”的称号,是他这一生获得的最让他自豪的荣誉。

  “1989年,我第一次来镇江时,赛珍珠的故居还是一家工厂的职工之家,现在它已经变得非常漂亮了。后来,镇江市还在故居旁边修建了纪念馆,充实了那么多关于赛珍珠的史料,让人们更全面地了解她,我感到非常高兴。我来中国11次,其中有8次都来到了镇江。我看到了镇江20多年来的发展,我为你们骄傲。”

  纽海塞说,坦佩与镇江结成姐妹友好城市24年来,已经促成了100多位中学生之间的交流,此外还有教师和各界之间的互访,他希望今后能够在此基础上加强两市间的经济合作。“之前我在瑞士访问,他们有一个汽车龙头企业,我就向他们推荐过镇江,希望他们能到镇江来建一个汽车生产基地。”

  纽海塞说,在他看来,赛珍珠精神与肯尼迪以及艾森·豪威尔是一致的,那就是对爱与和平的不懈努力。他也要继续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这次他回国以后,会在年轻人中成立一个赛珍珠学会,大家一起来讨论、学习赛珍珠的精神。此外,他也邀请了中国友协的负责人参加今年的全美姐妹城市年会,大家一起架起更宽广的友谊桥梁。

  听记者说,现在常会有来到中国的美国人,为了参观赛珍珠故居特意来到镇江,纽海塞表示很骄傲,因为这其中有他小小的推动。“不同的城市都有自己不同于其他城市的特点,但不是每个城市都有赛珍珠,所以镇江在我的心中是最特别的。我希望明年镇江和坦佩结成姐妹友好城市25周年的时候,我还能到镇江来,还能见到你们。”

 

  原标题 [他们 人生 与赛珍珠相连]
  以上内容来自:京江晚报

加入收藏】 【 打印此文】 【关闭
中国镇江政府门户网站版权所有  镇江市人民政府  365bet体育在线官主办
©Copyright 2009 Zhenjiang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020525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