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1月19日上午,来自加拿大的Daniela,卢旺达的Samy和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开诚、茉莉活泼靓丽的身影出现在欧尚超市,他们努力地用汉语与超市售货员沟通着,“请问,有饺皮吗?”“我们要做宫保鸡丁,请问我们应该买什么?”“胡萝卜多少钱一斤?”原来,这是江苏大学2014级汉语初级班的留学生们在进行汉语实践活动,学了大半学期的汉语,终于可以“大展拳脚”、“小秀功夫”了,这一天,汉语老师与他们“约法三章”:说汉语,做中国菜,学习中国文化。
几名留学生根据自己精心准备的食材单,仔细挑选,还不忘用汉语互相讨论着:“你觉得这个怎么样”,“我们要多买一点儿筷子,因为有十八个人吃饭”,“我的东西有点儿贵”。结账的时候,他们一边比划,一边问收银员:“请问,一共多少钱?”“我可以刷卡吗?”走出超市,他们掩饰不住兴奋之情,满心喜悦地告诉老师:“看,我的汉语不错,我能用汉语自己买东西。”
回到宿舍,已近中午,16名留学生和2名汉语老师铺开“阵势”:油、盐、酱、醋、糖;锅、碗、瓢、盆、勺。老师们一边演示,一边把这些基本的生活用词都教给了留学生们。来自德国的Hanna和Carina早有准备,切黄瓜、剥花生、腌鸡肉,不一会儿,一盆色香味俱全的宫保鸡丁就让大家垂涎欲滴;来自吉布提的小姑娘Nasteho也“毫不示弱”,奉上一盘“特色炒面”;德国的男孩子Aaron、Patrick和Michel精心地切着番茄和莲藕、搅拌鸡蛋,分别做出了番茄炒蛋和糖醋莲藕,样子虽然不太好看,但着实有一番“中国味道”。最有趣的是,在油烟四起而又香气缭绕的厨房里,你能听到留学生们用汉语一本正经地说:“请给我糖和盐”,“老师,我要放多少油”,“我的菜比你的菜好吃”,虽然他们的发音还明显带着洋腔,句子还略显生涩,但那认真劲儿,让人忍俊不禁。来自也门的Osama、Fahad和来自索马里的皇帝、博然“当仁不让”地做起了“美食评论员”,他们一边忙着吃,一边讨论谁做的菜“最受欢迎”,来自法国的Emma把每一盘菜都拍了照片,说要纪念这美好的时刻。
这时候,来自乌兹别克斯坦的开诚稍稍羞涩地告诉老师:“今天是我的生日”。大家一听,都惊喜而又热情地围住他,七嘴八舌地说“祝你生日快乐”、“我们给你过生日”、“我们一起唱歌”,大家“绞尽脑汁”地把汉语课本中的句子都说了出来,来自捷克的Romana最机灵,赶快去厨房煮了寿面,“入乡随俗”地为开诚送上了一份“中国礼物”。
在一片欢声笑语中,留学生们的汉语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生活,因为汉语而更丰富、更美好。(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