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名:   密码:
当前位置:首页 > 信息公开 > 政策规定
关于加强镇江市国际友好城市工作的实施意见
发布时间:2013-03-27    稿件来源:市外办    【字体大小: 】浏览次数:

国际友好城市工作是国家总体外交的延伸,是我市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重要渠道,是我市实现企业国际化、城市国际化、人才国际化,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优势资源。为加快我市“三个国际化”进程,构建全方位、高水平、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现结合实际,就加强镇江市国际友好城市(以下简称友城)工作提出实施意见如下:

一、镇江市友城工作现状

1984年以来,我市先后与日本津市、仓敷市、柴田町,美国坦佩市,德国曼海姆市、奥里希地区,澳大利亚费尔菲尔德市,韩国益山市、釜山市江西区,巴西隆德里那市,土耳其伊兹米特市,加拿大拉克·梅岗蒂克市,匈牙利科斯克罗市、俄罗斯斯塔夫罗波尔市等10个国家的14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含辖市区);与荷兰荷尔蒙特市,美国福雷蒙市,英国北安普敦郡,法国拉罗谢尔市、圣日耳曼昂莱市,加拿大新西敏市,匈牙利黑维兹市,埃及齐格雷格市,印度尼西亚巴东市、西班牙埃纳雷斯堡市和马来西亚古晋南市等一批城市建立了友好交往城市关系。多年来,我市综合利用国际友城这一宝贵资源,在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体育、人才等领域开展了全方位的交流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但对比省内发达城市,对比市委、市政府“对标找差,创先争优”的要求,我市的友城工作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一是发展不均衡,辖市友城迟迟得不到发展,除丹阳市于1994年与日本柴田町结好,扬中市2010年与德国奥里希地区结好外,其他辖市区均为零友城;二是地区不均衡,我市在东南亚、中东、非洲等新兴国家和地区还是空白;在英、法等欧洲发达国家也未能正式缔结友城关系;三是交往不均衡,与日、韩、美、德等国友城交往频繁,与巴西、土耳其等国友城交往几近停滞。在今后的友城发展和交往中,需要妥善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二、下阶段友城工作的指导思想

按照我市“十二五”总体规划和城市国际化发展要求,有的放矢,广开渠道制定切实可行的友城发展规划,逐步建立地区分布合理、数量初具规模的友城关系网络。不断强化友城工作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力度,建立“一方结好、多方受益”的交流与合作机制,积极推进友城间在新兴产业、人才科技、职业教育、港口物流、节能环保、城市管理、旅游会展、文化传承与保护等方面的务实交流与合作。配合国家总体外交,有针对性地加强与上海合作组织、金砖五国、灵猫六国、中东和东南亚等新兴国家城市在经贸和科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我市企业走出去和开拓新市场建立稳固的基地。坚持以民促官、官民并举的工作方针,积极促进友城市民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增进我市市民的国际化意识和国际交往的能力。

三、今后友城发展目标和主要工作任务

今后3年的友城发展目标是:在巩固深化现有友城关系的基础上,不断强化新友城发展力度,努力实现全市各辖市区国际友城全覆盖。重点选择与我市及辖市区在城市规模、地理特征、产业结构、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相似特征或较强互补性的国外城市开展友城结好工作。市本级及辖市区合计每年新增友城3-5对,友好交往城市5-10对。其中,镇江市本级三年内新增友城3-5个,友好交往城市5-8个;丹阳市、句容市、扬中市三年内各新增友城1-2对,友好交往城市2-3对;镇江新区、丹徒区、京口区、润州区三年内各新增友好交往城市1-2对。到2015年,全市友好城市力争达到20对以上(含现有),友好交往关系城市25对以上(含现有)。

主要工作任务是:

1.发挥友城渠道作用,不断推进我市企业国际化进程。要充分利用友城渠道,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拓展发展空间,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为我市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协同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服务。坚持以政府间友好往来推动企业合作,鼓励我市企业到友城开展经贸活动,吸引更多的友城企业来我市开展经贸活动。同时,加强与友城政府经济部门、商会、行业协会以及企业的联系和友好交往,及时提供政策咨询和信息服务。加强与国际著名港口城市及其港口的联系和合作,通过建立友好城市和友好港口关系,促进我市港口和临港现代化服务业的发展。

2.拓展友城交往领域,不断推进我市城市国际化进程。通过到友城举办书画展、文物展、艺术节等活动,推动我市优势文化品牌进入国际市场。通过引进友城的优秀文化作品、高品位的艺术表演和举办体育活动,促进我市文化大市建设。鼓励我市学校与友城的相应学校建立友好校际关系,推动我市职业教育的特色化和国际化。积极探索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对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我市城市服务功能的国际化、城市管理的国际化以及城市社会与经济运行机制的国际化。大力促进友城市民间的互访互动,不断提升普通市民的国际化意识和国际交往能力。

3.依托友城平台优势,不断推进我市人才国际化进程。积极利用友城渠道,开展公务员和各类专业人才的交流培训,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成功的管理经验,为我市现代化建设培养一批熟悉国际惯例、具备国际视野和开放思维的国际化人才。

4.加强友城外宣工作,不断提高我市的国际知名度。积极促进友城新闻媒体间的联系与合作。举办以国际友城为主题的多边国际交流活动,把经贸洽谈、专题论坛、文艺演出、图片展览等活动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外事、外宣、外经贸互动的国际交流运作机制。尝试加入以地方城市为成员单位的国际性组织,通过举办国际性会议,探索多国友城联动的可能性,开展多边国际交流活动,提升我市的国际知名度。

四、建立健全友城工作的机制保障

1.加强宏观指导,提高友城工作总体水平。坚持把友城工作作为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重要载体,把开展实质性交往、提高交流水平作为开展友城工作的主要内容。市外办将对现有友城进行全面梳理,对友城交流内容、质量和互访实效等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与各个友城开展交流的方向、目标和形式等,积极予以推进。加强对现有各友城情况的跟踪调研,及时掌握新变化、新情况。要加强对拟结好城市的调研,为开拓新渠道奠定基础。

2.整合共享资源,建立友城工作协调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友城工作的积极性,积极开展经贸、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环保、城市建设与管理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友城工作与各行各业的互动发展。成立由市外办牵头,各辖市区外办(政府办)和市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环保、城市建设与管理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友城交流协调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制定年度友城交流和发展计划,逐步构建一方结好、多方受益、资源共享、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

3.规范运作制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各地、各部门要把加强友城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健全机构,培育人才,加快建立一支高素质友城工作队伍,以不断适应我市友城工作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要强化友城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加团组互访,加大经费投入,对有重大影响力的交流项目,给予专项经费支持,确保“十二五”期间友城工作顺利开展、达成目标。
镇外事〔2013〕8号
关于加强镇江市国际友好城市工作的实施意见
 

国际友好城市工作是国家总体外交的延伸,是我市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重要渠道,是我市实现企业国际化、城市国际化、人才国际化,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优势资源。为加快我市三个国际化进程,构建全方位、高水平、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现结合实际,就加强镇江市国际友好城市(以下简称友城)工作提出实施意见如下:

一、镇江市友城工作现状

1984年以来,我市先后与日本津市、仓敷市、柴田町,美国坦佩市,德国曼海姆市、奥里希地区,澳大利亚费尔菲尔德市,韩国益山市、釜山市江西区,巴西隆德里那市,土耳其伊兹米特市,加拿大拉克·梅岗蒂克市,匈牙利科斯克罗市、俄罗斯斯塔夫罗波尔市等10个国家的14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含辖市区);与荷兰荷尔蒙特市,美国福雷蒙市,英国北安普敦郡,法国拉罗谢尔市、圣日耳曼昂莱市,加拿大新西敏市,匈牙利黑维兹市,埃及齐格雷格市,印度尼西亚巴东市、西班牙埃纳雷斯堡市和马来西亚古晋南市等一批城市建立了友好交往城市关系。多年来,我市综合利用国际友城这一宝贵资源,在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体育、人才等领域开展了全方位的交流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但对比省内发达城市,对比市委、市政府对标找差,创先争优的要求,我市的友城工作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一是发展不均衡,辖市友城迟迟得不到发展,除丹阳市于1994年与日本柴田町结好,扬中市2010年与德国奥里希地区结好外,其他辖市区均为零友城;二是地区不均衡,我市在东南亚、中东、非洲等新兴国家和地区还是空白;在英、法等欧洲发达国家也未能正式缔结友城关系;三是交往不均衡,与日、韩、美、德等国友城交往频繁,与巴西、土耳其等国友城交往几近停滞。在今后的友城发展和交往中,需要妥善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二、下阶段友城工作的指导思想

按照我市十二五总体规划和城市国际化发展要求,有的放矢,广开渠道制定切实可行的友城发展规划,逐步建立地区分布合理、数量初具规模的友城关系网络。不断强化友城工作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力度,建立一方结好、多方受益的交流与合作机制,积极推进友城间在新兴产业、人才科技、职业教育、港口物流、节能环保、城市管理、旅游会展、文化传承与保护等方面的务实交流与合作。配合国家总体外交,有针对性地加强与上海合作组织、金砖五国、灵猫六国、中东和东南亚等新兴国家城市在经贸和科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我市企业走出去和开拓新市场建立稳固的基地。坚持以民促官、官民并举的工作方针,积极促进友城市民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增进我市市民的国际化意识和国际交往的能力。

三、今后友城发展目标和主要工作任务

今后3年的友城发展目标是:在巩固深化现有友城关系的基础上,不断强化新友城发展力度,努力实现全市各辖市区国际友城全覆盖。重点选择与我市及辖市区在城市规模、地理特征、产业结构、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相似特征或较强互补性的国外城市开展友城结好工作。市本级及辖市区合计每年新增友城3-5对,友好交往城市5-10对。其中,镇江市本级三年内新增友城3-5个,友好交往城市5-8个;丹阳市、句容市、扬中市三年内各新增友城1-2对,友好交往城市2-3对;镇江新区、丹徒区、京口区、润州区三年内各新增友好交往城市1-2对。到2015年,全市友好城市力争达到20对以上(含现有),友好交往关系城市25对以上(含现有)。

主要工作任务是:

1.发挥友城渠道作用,不断推进我市企业国际化进程。要充分利用友城渠道,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拓展发展空间,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为我市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协同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服务。坚持以政府间友好往来推动企业合作,鼓励我市企业到友城开展经贸活动,吸引更多的友城企业来我市开展经贸活动。同时,加强与友城政府经济部门、商会、行业协会以及企业的联系和友好交往,及时提供政策咨询和信息服务。加强与国际著名港口城市及其港口的联系和合作,通过建立友好城市和友好港口关系,促进我市港口和临港现代化服务业的发展。

2.拓展友城交往领域,不断推进我市城市国际化进程。通过到友城举办书画展、文物展、艺术节等活动,推动我市优势文化品牌进入国际市场。通过引进友城的优秀文化作品、高品位的艺术表演和举办体育活动,促进我市文化大市建设。鼓励我市学校与友城的相应学校建立友好校际关系,推动我市职业教育的特色化和国际化。积极探索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对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我市城市服务功能的国际化、城市管理的国际化以及城市社会与经济运行机制的国际化。大力促进友城市民间的互访互动,不断提升普通市民的国际化意识和国际交往能力。

3.依托友城平台优势,不断推进我市人才国际化进程。积极利用友城渠道,开展公务员和各类专业人才的交流培训,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成功的管理经验,为我市现代化建设培养一批熟悉国际惯例、具备国际视野和开放思维的国际化人才。

4.加强友城外宣工作,不断提高我市的国际知名度。积极促进友城新闻媒体间的联系与合作。举办以国际友城为主题的多边国际交流活动,把经贸洽谈、专题论坛、文艺演出、图片展览等活动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外事、外宣、外经贸互动的国际交流运作机制。尝试加入以地方城市为成员单位的国际性组织,通过举办国际性会议,探索多国友城联动的可能性,开展多边国际交流活动,提升我市的国际知名度。

四、建立健全友城工作的机制保障

1.加强宏观指导,提高友城工作总体水平。坚持把友城工作作为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重要载体,把开展实质性交往、提高交流水平作为开展友城工作的主要内容。市外办将对现有友城进行全面梳理,对友城交流内容、质量和互访实效等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与各个友城开展交流的方向、目标和形式等,积极予以推进。加强对现有各友城情况的跟踪调研,及时掌握新变化、新情况。要加强对拟结好城市的调研,为开拓新渠道奠定基础。

2.整合共享资源,建立友城工作协调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友城工作的积极性,积极开展经贸、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环保、城市建设与管理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友城工作与各行各业的互动发展。成立由市外办牵头,各辖市区外办(政府办)和市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环保、城市建设与管理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友城交流协调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制定年度友城交流和发展计划,逐步构建一方结好、多方受益、资源共享、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

3.规范运作制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各地、各部门要把加强友城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健全机构,培育人才,加快建立一支高素质友城工作队伍,以不断适应我市友城工作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要强化友城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加团组互访,加大经费投入,对有重大影响力的交流项目,给予专项经费支持,确保十二五期间友城工作顺利开展、达成目标。

镇外事〔2013〕8号
关于加强镇江市国际友好城市工作的实施意见
 

国际友好城市工作是国家总体外交的延伸,是我市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重要渠道,是我市实现企业国际化、城市国际化、人才国际化,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优势资源。为加快我市三个国际化进程,构建全方位、高水平、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现结合实际,就加强镇江市国际友好城市(以下简称友城)工作提出实施意见如下:

一、镇江市友城工作现状

1984年以来,我市先后与日本津市、仓敷市、柴田町,美国坦佩市,德国曼海姆市、奥里希地区,澳大利亚费尔菲尔德市,韩国益山市、釜山市江西区,巴西隆德里那市,土耳其伊兹米特市,加拿大拉克·梅岗蒂克市,匈牙利科斯克罗市、俄罗斯斯塔夫罗波尔市等10个国家的14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含辖市区);与荷兰荷尔蒙特市,美国福雷蒙市,英国北安普敦郡,法国拉罗谢尔市、圣日耳曼昂莱市,加拿大新西敏市,匈牙利黑维兹市,埃及齐格雷格市,印度尼西亚巴东市、西班牙埃纳雷斯堡市和马来西亚古晋南市等一批城市建立了友好交往城市关系。多年来,我市综合利用国际友城这一宝贵资源,在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体育、人才等领域开展了全方位的交流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但对比省内发达城市,对比市委、市政府对标找差,创先争优的要求,我市的友城工作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一是发展不均衡,辖市友城迟迟得不到发展,除丹阳市于1994年与日本柴田町结好,扬中市2010年与德国奥里希地区结好外,其他辖市区均为零友城;二是地区不均衡,我市在东南亚、中东、非洲等新兴国家和地区还是空白;在英、法等欧洲发达国家也未能正式缔结友城关系;三是交往不均衡,与日、韩、美、德等国友城交往频繁,与巴西、土耳其等国友城交往几近停滞。在今后的友城发展和交往中,需要妥善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二、下阶段友城工作的指导思想

按照我市十二五总体规划和城市国际化发展要求,有的放矢,广开渠道制定切实可行的友城发展规划,逐步建立地区分布合理、数量初具规模的友城关系网络。不断强化友城工作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力度,建立一方结好、多方受益的交流与合作机制,积极推进友城间在新兴产业、人才科技、职业教育、港口物流、节能环保、城市管理、旅游会展、文化传承与保护等方面的务实交流与合作。配合国家总体外交,有针对性地加强与上海合作组织、金砖五国、灵猫六国、中东和东南亚等新兴国家城市在经贸和科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我市企业走出去和开拓新市场建立稳固的基地。坚持以民促官、官民并举的工作方针,积极促进友城市民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增进我市市民的国际化意识和国际交往的能力。

三、今后友城发展目标和主要工作任务

今后3年的友城发展目标是:在巩固深化现有友城关系的基础上,不断强化新友城发展力度,努力实现全市各辖市区国际友城全覆盖。重点选择与我市及辖市区在城市规模、地理特征、产业结构、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相似特征或较强互补性的国外城市开展友城结好工作。市本级及辖市区合计每年新增友城3-5对,友好交往城市5-10对。其中,镇江市本级三年内新增友城3-5个,友好交往城市5-8个;丹阳市、句容市、扬中市三年内各新增友城1-2对,友好交往城市2-3对;镇江新区、丹徒区、京口区、润州区三年内各新增友好交往城市1-2对。到2015年,全市友好城市力争达到20对以上(含现有),友好交往关系城市25对以上(含现有)。

主要工作任务是:

1.发挥友城渠道作用,不断推进我市企业国际化进程。要充分利用友城渠道,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拓展发展空间,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为我市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协同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服务。坚持以政府间友好往来推动企业合作,鼓励我市企业到友城开展经贸活动,吸引更多的友城企业来我市开展经贸活动。同时,加强与友城政府经济部门、商会、行业协会以及企业的联系和友好交往,及时提供政策咨询和信息服务。加强与国际著名港口城市及其港口的联系和合作,通过建立友好城市和友好港口关系,促进我市港口和临港现代化服务业的发展。

2.拓展友城交往领域,不断推进我市城市国际化进程。通过到友城举办书画展、文物展、艺术节等活动,推动我市优势文化品牌进入国际市场。通过引进友城的优秀文化作品、高品位的艺术表演和举办体育活动,促进我市文化大市建设。鼓励我市学校与友城的相应学校建立友好校际关系,推动我市职业教育的特色化和国际化。积极探索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对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我市城市服务功能的国际化、城市管理的国际化以及城市社会与经济运行机制的国际化。大力促进友城市民间的互访互动,不断提升普通市民的国际化意识和国际交往能力。

3.依托友城平台优势,不断推进我市人才国际化进程。积极利用友城渠道,开展公务员和各类专业人才的交流培训,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成功的管理经验,为我市现代化建设培养一批熟悉国际惯例、具备国际视野和开放思维的国际化人才。

4.加强友城外宣工作,不断提高我市的国际知名度。积极促进友城新闻媒体间的联系与合作。举办以国际友城为主题的多边国际交流活动,把经贸洽谈、专题论坛、文艺演出、图片展览等活动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外事、外宣、外经贸互动的国际交流运作机制。尝试加入以地方城市为成员单位的国际性组织,通过举办国际性会议,探索多国友城联动的可能性,开展多边国际交流活动,提升我市的国际知名度。

四、建立健全友城工作的机制保障

1.加强宏观指导,提高友城工作总体水平。坚持把友城工作作为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重要载体,把开展实质性交往、提高交流水平作为开展友城工作的主要内容。市外办将对现有友城进行全面梳理,对友城交流内容、质量和互访实效等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与各个友城开展交流的方向、目标和形式等,积极予以推进。加强对现有各友城情况的跟踪调研,及时掌握新变化、新情况。要加强对拟结好城市的调研,为开拓新渠道奠定基础。

2.整合共享资源,建立友城工作协调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友城工作的积极性,积极开展经贸、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环保、城市建设与管理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友城工作与各行各业的互动发展。成立由市外办牵头,各辖市区外办(政府办)和市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环保、城市建设与管理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友城交流协调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制定年度友城交流和发展计划,逐步构建一方结好、多方受益、资源共享、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

3.规范运作制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各地、各部门要把加强友城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健全机构,培育人才,加快建立一支高素质友城工作队伍,以不断适应我市友城工作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要强化友城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加团组互访,加大经费投入,对有重大影响力的交流项目,给予专项经费支持,确保十二五期间友城工作顺利开展、达成目标。

镇外事〔2013〕8号
关于加强镇江市国际友好城市工作的实施意见
 

国际友好城市工作是国家总体外交的延伸,是我市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重要渠道,是我市实现企业国际化、城市国际化、人才国际化,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优势资源。为加快我市三个国际化进程,构建全方位、高水平、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现结合实际,就加强镇江市国际友好城市(以下简称友城)工作提出实施意见如下:

一、镇江市友城工作现状

1984年以来,我市先后与日本津市、仓敷市、柴田町,美国坦佩市,德国曼海姆市、奥里希地区,澳大利亚费尔菲尔德市,韩国益山市、釜山市江西区,巴西隆德里那市,土耳其伊兹米特市,加拿大拉克·梅岗蒂克市,匈牙利科斯克罗市、俄罗斯斯塔夫罗波尔市等10个国家的14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含辖市区);与荷兰荷尔蒙特市,美国福雷蒙市,英国北安普敦郡,法国拉罗谢尔市、圣日耳曼昂莱市,加拿大新西敏市,匈牙利黑维兹市,埃及齐格雷格市,印度尼西亚巴东市、西班牙埃纳雷斯堡市和马来西亚古晋南市等一批城市建立了友好交往城市关系。多年来,我市综合利用国际友城这一宝贵资源,在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体育、人才等领域开展了全方位的交流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但对比省内发达城市,对比市委、市政府对标找差,创先争优的要求,我市的友城工作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一是发展不均衡,辖市友城迟迟得不到发展,除丹阳市于1994年与日本柴田町结好,扬中市2010年与德国奥里希地区结好外,其他辖市区均为零友城;二是地区不均衡,我市在东南亚、中东、非洲等新兴国家和地区还是空白;在英、法等欧洲发达国家也未能正式缔结友城关系;三是交往不均衡,与日、韩、美、德等国友城交往频繁,与巴西、土耳其等国友城交往几近停滞。在今后的友城发展和交往中,需要妥善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二、下阶段友城工作的指导思想

按照我市十二五总体规划和城市国际化发展要求,有的放矢,广开渠道制定切实可行的友城发展规划,逐步建立地区分布合理、数量初具规模的友城关系网络。不断强化友城工作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力度,建立一方结好、多方受益的交流与合作机制,积极推进友城间在新兴产业、人才科技、职业教育、港口物流、节能环保、城市管理、旅游会展、文化传承与保护等方面的务实交流与合作。配合国家总体外交,有针对性地加强与上海合作组织、金砖五国、灵猫六国、中东和东南亚等新兴国家城市在经贸和科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我市企业走出去和开拓新市场建立稳固的基地。坚持以民促官、官民并举的工作方针,积极促进友城市民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增进我市市民的国际化意识和国际交往的能力。

三、今后友城发展目标和主要工作任务

今后3年的友城发展目标是:在巩固深化现有友城关系的基础上,不断强化新友城发展力度,努力实现全市各辖市区国际友城全覆盖。重点选择与我市及辖市区在城市规模、地理特征、产业结构、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相似特征或较强互补性的国外城市开展友城结好工作。市本级及辖市区合计每年新增友城3-5对,友好交往城市5-10对。其中,镇江市本级三年内新增友城3-5个,友好交往城市5-8个;丹阳市、句容市、扬中市三年内各新增友城1-2对,友好交往城市2-3对;镇江新区、丹徒区、京口区、润州区三年内各新增友好交往城市1-2对。到2015年,全市友好城市力争达到20对以上(含现有),友好交往关系城市25对以上(含现有)。

主要工作任务是:

1.发挥友城渠道作用,不断推进我市企业国际化进程。要充分利用友城渠道,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拓展发展空间,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为我市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协同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服务。坚持以政府间友好往来推动企业合作,鼓励我市企业到友城开展经贸活动,吸引更多的友城企业来我市开展经贸活动。同时,加强与友城政府经济部门、商会、行业协会以及企业的联系和友好交往,及时提供政策咨询和信息服务。加强与国际著名港口城市及其港口的联系和合作,通过建立友好城市和友好港口关系,促进我市港口和临港现代化服务业的发展。

2.拓展友城交往领域,不断推进我市城市国际化进程。通过到友城举办书画展、文物展、艺术节等活动,推动我市优势文化品牌进入国际市场。通过引进友城的优秀文化作品、高品位的艺术表演和举办体育活动,促进我市文化大市建设。鼓励我市学校与友城的相应学校建立友好校际关系,推动我市职业教育的特色化和国际化。积极探索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对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我市城市服务功能的国际化、城市管理的国际化以及城市社会与经济运行机制的国际化。大力促进友城市民间的互访互动,不断提升普通市民的国际化意识和国际交往能力。

3.依托友城平台优势,不断推进我市人才国际化进程。积极利用友城渠道,开展公务员和各类专业人才的交流培训,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成功的管理经验,为我市现代化建设培养一批熟悉国际惯例、具备国际视野和开放思维的国际化人才。

4.加强友城外宣工作,不断提高我市的国际知名度。积极促进友城新闻媒体间的联系与合作。举办以国际友城为主题的多边国际交流活动,把经贸洽谈、专题论坛、文艺演出、图片展览等活动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外事、外宣、外经贸互动的国际交流运作机制。尝试加入以地方城市为成员单位的国际性组织,通过举办国际性会议,探索多国友城联动的可能性,开展多边国际交流活动,提升我市的国际知名度。

四、建立健全友城工作的机制保障

1.加强宏观指导,提高友城工作总体水平。坚持把友城工作作为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重要载体,把开展实质性交往、提高交流水平作为开展友城工作的主要内容。市外办将对现有友城进行全面梳理,对友城交流内容、质量和互访实效等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与各个友城开展交流的方向、目标和形式等,积极予以推进。加强对现有各友城情况的跟踪调研,及时掌握新变化、新情况。要加强对拟结好城市的调研,为开拓新渠道奠定基础。

2.整合共享资源,建立友城工作协调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友城工作的积极性,积极开展经贸、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环保、城市建设与管理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友城工作与各行各业的互动发展。成立由市外办牵头,各辖市区外办(政府办)和市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环保、城市建设与管理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友城交流协调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制定年度友城交流和发展计划,逐步构建一方结好、多方受益、资源共享、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

3.规范运作制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各地、各部门要把加强友城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健全机构,培育人才,加快建立一支高素质友城工作队伍,以不断适应我市友城工作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要强化友城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加团组互访,加大经费投入,对有重大影响力的交流项目,给予专项经费支持,确保十二五期间友城工作顺利开展、达成目标。

关于加强镇江市国际友好城市工作的实施意见
 

国际友好城市工作是国家总体外交的延伸,是我市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参与国际竞争和合作的重要渠道,是我市实现企业国际化、城市国际化、人才国际化,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的优势资源。为加快我市三个国际化进程,构建全方位、高水平、深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现结合实际,就加强镇江市国际友好城市(以下简称友城)工作提出实施意见如下:

一、镇江市友城工作现状

1984年以来,我市先后与日本津市、仓敷市、柴田町,美国坦佩市,德国曼海姆市、奥里希地区,澳大利亚费尔菲尔德市,韩国益山市、釜山市江西区,巴西隆德里那市,土耳其伊兹米特市,加拿大拉克·梅岗蒂克市,匈牙利科斯克罗市、俄罗斯斯塔夫罗波尔市等10个国家的14个城市建立了友好城市关系(含辖市区);与荷兰荷尔蒙特市,美国福雷蒙市,英国北安普敦郡,法国拉罗谢尔市、圣日耳曼昂莱市,加拿大新西敏市,匈牙利黑维兹市,埃及齐格雷格市,印度尼西亚巴东市、西班牙埃纳雷斯堡市和马来西亚古晋南市等一批城市建立了友好交往城市关系。多年来,我市综合利用国际友城这一宝贵资源,在经济、文化、科技、教育、体育、人才等领域开展了全方位的交流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但对比省内发达城市,对比市委、市政府对标找差,创先争优的要求,我市的友城工作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一是发展不均衡,辖市友城迟迟得不到发展,除丹阳市于1994年与日本柴田町结好,扬中市2010年与德国奥里希地区结好外,其他辖市区均为零友城;二是地区不均衡,我市在东南亚、中东、非洲等新兴国家和地区还是空白;在英、法等欧洲发达国家也未能正式缔结友城关系;三是交往不均衡,与日、韩、美、德等国友城交往频繁,与巴西、土耳其等国友城交往几近停滞。在今后的友城发展和交往中,需要妥善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

二、下阶段友城工作的指导思想

按照我市十二五总体规划和城市国际化发展要求,有的放矢,广开渠道制定切实可行的友城发展规划,逐步建立地区分布合理、数量初具规模的友城关系网络。不断强化友城工作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力度,建立一方结好、多方受益的交流与合作机制,积极推进友城间在新兴产业、人才科技、职业教育、港口物流、节能环保、城市管理、旅游会展、文化传承与保护等方面的务实交流与合作。配合国家总体外交,有针对性地加强与上海合作组织、金砖五国、灵猫六国、中东和东南亚等新兴国家城市在经贸和科技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为我市企业走出去和开拓新市场建立稳固的基地。坚持以民促官、官民并举的工作方针,积极促进友城市民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增进我市市民的国际化意识和国际交往的能力。

三、今后友城发展目标和主要工作任务

今后3年的友城发展目标是:在巩固深化现有友城关系的基础上,不断强化新友城发展力度,努力实现全市各辖市区国际友城全覆盖。重点选择与我市及辖市区在城市规模、地理特征、产业结构、社会发展等方面具有相似特征或较强互补性的国外城市开展友城结好工作。市本级及辖市区合计每年新增友城3-5对,友好交往城市5-10对。其中,镇江市本级三年内新增友城3-5个,友好交往城市5-8个;丹阳市、句容市、扬中市三年内各新增友城1-2对,友好交往城市2-3对;镇江新区、丹徒区、京口区、润州区三年内各新增友好交往城市1-2对。到2015年,全市友好城市力争达到20对以上(含现有),友好交往关系城市25对以上(含现有)。

主要工作任务是:

1.发挥友城渠道作用,不断推进我市企业国际化进程。要充分利用友城渠道,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拓展发展空间,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为我市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协同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服务。坚持以政府间友好往来推动企业合作,鼓励我市企业到友城开展经贸活动,吸引更多的友城企业来我市开展经贸活动。同时,加强与友城政府经济部门、商会、行业协会以及企业的联系和友好交往,及时提供政策咨询和信息服务。加强与国际著名港口城市及其港口的联系和合作,通过建立友好城市和友好港口关系,促进我市港口和临港现代化服务业的发展。

2.拓展友城交往领域,不断推进我市城市国际化进程。通过到友城举办书画展、文物展、艺术节等活动,推动我市优势文化品牌进入国际市场。通过引进友城的优秀文化作品、高品位的艺术表演和举办体育活动,促进我市文化大市建设。鼓励我市学校与友城的相应学校建立友好校际关系,推动我市职业教育的特色化和国际化。积极探索在环境保护、资源利用、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对外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提升我市城市服务功能的国际化、城市管理的国际化以及城市社会与经济运行机制的国际化。大力促进友城市民间的互访互动,不断提升普通市民的国际化意识和国际交往能力。

3.依托友城平台优势,不断推进我市人才国际化进程。积极利用友城渠道,开展公务员和各类专业人才的交流培训,学习国外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成功的管理经验,为我市现代化建设培养一批熟悉国际惯例、具备国际视野和开放思维的国际化人才。

4.加强友城外宣工作,不断提高我市的国际知名度。积极促进友城新闻媒体间的联系与合作。举办以国际友城为主题的多边国际交流活动,把经贸洽谈、专题论坛、文艺演出、图片展览等活动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外事、外宣、外经贸互动的国际交流运作机制。尝试加入以地方城市为成员单位的国际性组织,通过举办国际性会议,探索多国友城联动的可能性,开展多边国际交流活动,提升我市的国际知名度。

四、建立健全友城工作的机制保障

1.加强宏观指导,提高友城工作总体水平。坚持把友城工作作为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的重要载体,把开展实质性交往、提高交流水平作为开展友城工作的主要内容。市外办将对现有友城进行全面梳理,对友城交流内容、质量和互访实效等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确定与各个友城开展交流的方向、目标和形式等,积极予以推进。加强对现有各友城情况的跟踪调研,及时掌握新变化、新情况。要加强对拟结好城市的调研,为开拓新渠道奠定基础。

2.整合共享资源,建立友城工作协调机制。充分调动全社会参与友城工作的积极性,积极开展经贸、科技、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环保、城市建设与管理等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友城工作与各行各业的互动发展。成立由市外办牵头,各辖市区外办(政府办)和市经济、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环保、城市建设与管理等相关部门组成的友城交流协调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制定年度友城交流和发展计划,逐步构建一方结好、多方受益、资源共享、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

3.规范运作制度,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各地、各部门要把加强友城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要健全机构,培育人才,加快建立一支高素质友城工作队伍,以不断适应我市友城工作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要强化友城发展的政策措施,增加团组互访,加大经费投入,对有重大影响力的交流项目,给予专项经费支持,确保十二五期间友城工作顺利开展、达成目标。

加入收藏】 【 打印此文】 【关闭
中国镇江政府门户网站版权所有  镇江市人民政府  365bet体育在线官主办
©Copyright 2009 Zhenjiang China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0205253号-1